我们的网站支持四种语言:

2025年中国与拉美:共筑贸易、投资与文化的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持续深化经济与文化联系,2025年成为双方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一年。中国作为亚洲国际交往的核心力量,正推动拉美从传统贸易伙伴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创新与文化交融等领域的核心合作者。这一多层次关系的深化,正为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与协作注入强劲动力。

贸易伙伴关系持续深化

2025年标志着中国与拉美国家首个自由贸易协定签署20周年。2005年,中国与智利签署的这一基础性协定,推动双边贸易在规模与范围上实现显著扩张。

如今,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呈现稳健增长。2024年贸易总额达51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这一经济关系建立在强互补性之上:拉美向亚洲提供农产品、关键矿产及能源商品,满足其工业需求;而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则为拉美不断扩张的市场供应电子产品、工业设备与消费品。

最新进展凸显了这一趋势的延续性。2024年,中秘贸易额达433.6亿美元,较2010年自贸协定生效时增长七倍。同期,中智双边贸易额约625亿美元,中国稳居智利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铜、锂、水果和葡萄酒等智利产品对华出口显著增长。

投资和金融合作

基础设施与战略资产领域的投资流动同样加速,彰显双方长期经济承诺。典型案例是秘鲁钱凯港,这一由中远海运港口投资35亿美元的超级工程,首期13亿美元项目于2024年11月启用。该港口将中秘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物流成本降低超20%,并为秘鲁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岗位,使其成为跨太平洋贸易的重要枢纽。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促进投资流动中发挥核心作用。2021年,香港与墨西哥签署双边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推动资金涌入韦拉克鲁斯、瓜纳华托等州,覆盖物流、旅游与制造业。

贸易法律框架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合作。2023年更新的《香港—智利自贸协定》与2024年签署的《香港—秘鲁自贸协定》拓展了服务、法律合作与市场准入条款,为企业深度参与铺平道路。

最近,在2025年5月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宣布将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提供近100亿美元的人民币信贷额度。该举措旨在通过发展融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强贸易一体化来增强区域合作,同时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这一深化金融联系的更广泛背景下,香港作为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金融基础设施为亚洲和拉丁美洲之间运营的公司提供了无缝跨境交易、融资和监管支持。尽管拉丁美洲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数量仍然有限,但香港的法律和金融生态系统为承销、仲裁和合规提供了重要服务,使其成为对外投资的战略渠道。

地方层面,广州等中国城市正强化商业外交。例如:

  • 2025年3月7日,“世界遇见广州—拉美投资推介会”在广州国际交流中心举行,11国领事馆与机构包括华德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推动政企对话与产业合作。
  • 2025年4月28日“乌拉圭商业论坛”吸引中乌120余名代表,通过政策研讨与B2B对接深化商业关系。

为进一步加强双边平台,上海市杨浦区与巴西官方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Apex-Brasil于2024年6月5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亚洲建立首个巴西中心。这一倡议——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巴西商务研讨会上宣布——旨在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农业、生物经济和数字创新领域的合作。巴西中心将成为中国和巴西企业开展市场进入、技术交流和业务发展活动的枢纽。这种次国家级伙伴关系凸显了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国和拉丁美洲更深入、更多元化经济联系中的作用。

可持续产业的共同发展

除传统领域外,中国-拉丁美洲投资正在扩展到高影响力、战略性领域。随着两个地区都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基础设施和环境技术方面的合作正在加速。这些努力不再仅仅是愿景——它们正通过重大的实地项目得以实现。

在巴西,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SPIC)正在加深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2023年,SPIC收购了两个主要的绿地太阳能项目70%的股权:位于塞阿拉州的Panati-Sitiá(292兆瓦峰值)和皮奥伊州的Marangatu(446兆瓦峰值)。到年底,Panati-Sitiá已开始通电,并连接到巴西国家互联系统(SIN)。Marangatu获得了环境许可证,正处于监管批准的最后阶段。这些里程碑突显了中国企业如何与巴西的太阳能潜力保持一致,以提供长期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锂资源合作尤为突出。智利占全球锂储量的33%,天齐锂业入股智利最大锂生产商SQM,保障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电池原料供应。比亚迪则在巴西“锂谷”米纳斯吉拉斯州布局采矿权,建设锂加工与电池生产基地,构建垂直供应链。

同时,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锂谷”正吸引新的关注。2023年底,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该地区获得采矿权,这是建立垂直整合供应链的重要一步。比亚迪目前正在开发锂加工厂和电池生产中心,以支持其从拉丁美洲基地进行的全球电动汽车扩张。

乌拉圭也正在成为清洁能源合作伙伴。根据其绿色氢能路线图,该国计划到2030年成为绿色氢能的主要出口国。中国企业已开始参与试点项目,以利用乌拉圭巨大的风能和太阳能潜力。政府目标是实现1-2吉瓦的电解能力,这些努力将乌拉圭——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定位为氢能经济的关键参与者。

总的来说,这些项目说明了一个更广泛的转变:中国和拉丁美洲正在建立一个新的绿色价值链,从原材料到可再生能源发电再到先进制造。他们的合作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是变革性的。

文化和专业交流

中国和拉丁美洲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不仅限于经济指标,还包括不断增长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交流。这些倡议正在促进两个地区之间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为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发现中国之美”项目2024年邀请拉美外交官参与贵州“村超”友谊赛。包括阿根廷大使萨比诺·瓦卡·纳尔瓦哈在内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外交官与当地球队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称赞该活动为“友谊的桥梁”,通过体育和款待将社区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2024年11月,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在秘鲁利马举行,探讨文化遗产与多元文化主题。阿根廷通过增设中文服务、开发主题旅游吸引中国游客,乌斯怀亚与伊瓜苏瀑布成为深度游亮点。

为深化人文交流,中国在2025年5月的中国-拉共体论坛期间宣布对五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这一政策预计将促进更多的旅游、学术交流和商务旅行,进一步加强两地区之间的人际联系。随着旅行变得更加便利,文化节、教育项目和双边访问可能会蓬勃发展,支持一个更加融合和以人为本的中国-拉美伙伴关系。

在国家层面,阿根廷等国家正加深对中国游客的旅游与文化推广。近期的举措包括在酒店业扩大普通话服务、在主要旅游景点增设中文标识,并与中国市场共同开发主题旅游产品。从令人叹为观止的伊瓜苏瀑布,到风吹海岸的巴塔哥尼亚,再到南部门户城市乌斯怀亚,阿根廷正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型旅游目的地。拉丁美洲的大学也在推出新的学术项目,例如阿根廷开设了首个“中国政策硕士”项目。同时,该地区已有超过47所孔子学院和6个孔子课堂,持续在文化教育和学术交流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香港,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也在加速。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即将于2025年6月举行的“盛会——当巴西遇见香港”文化节。该活动将在AIA Vitality Park举办,届时将展示巴西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和美食体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南南公共外交空间。预计不仅会促进文化欣赏,还会在旅游和创意经济中创造跨行业机会。

这些发展反映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越来越多地由知识和文化伙伴关系来定义。通过教育、旅游、学术研究和以人为本的外交,两个地区正在编织一个多维度的理解和共同未来网络。

结论: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中国和拉丁美洲进入新的互动篇章,已经为相互增长、创新和文化丰富奠定了基础。从自由贸易协定和绿色能源投资到充满活力的艺术交流,两个地区不再是遥远的参与者;它们正日益成为相互关联的伙伴。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亚洲的企业来说,拉丁美洲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更是一个富有资源、创造力和战略一致性的合作前沿。同样,拉美利益相关者也正通过亚洲的资本、技术和专业知识找到新的途径来扩大规模和多元化。

在华德,我们相信这一关系将定义未来十年的成功故事。现在正是企业将目光投向拉美之时——视其为亚洲全球布局的战略延伸。

您对这篇文章有疑问吗?

本博文的内容仅供一般参考之用,可能无法反映最新的法律、会计或业务发展。虽然我们努力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是最新的,但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专业建议,也不应作为决策或采取行动的依据。 如果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问或疑虑,请随时 与我们联系